【信息时报】糖尿病患者的福音!规范化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专家共识来了
信息时报讯(记者 张漫 通讯员 彭福祥 梁嘉韵)10月30日,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李延兵教授牵头,16家国内顶尖医院的22名国内知名专家共同敲定的我国首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逆转2型糖尿病专家共识》在广州正式发布。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逆转2型糖尿病专家共识》在广州正式发布。通讯员供图
现状: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水平参差不齐
据介绍,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已达到11.2%,其中2型糖尿病(T2DM)患者超过90%,整体糖尿病人群的血糖控制达标率尚不足50%。有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在诊断后1年内,如未进行强化血糖控制,即使后续血糖改善,5~10年后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的风险仍将提高。
近年来大量证据显示,经过早期积极的干预,相当一部分的2型糖尿病存在可逆性。糖尿病逆转的重要意义在于早期逆转病情才可能最大程度地减少高血糖暴露时间,进而减少与之相关的远期慢性并发症风险。对于新诊断或病程较短的T2DM患者,逆转治疗可望让患者脱离口服降糖药等治疗措施,即获得无药缓解。
目前,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SIIT)、生活方式减重和代谢手术是2型糖尿病逆转治疗的主要治疗方式。其中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被系统引入2型糖尿病管理已将近20年,2013年开始被我国指南及专家共识推荐作为显著高血糖的规范干预手段之一。然而由于缺乏指导性的指南,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临床实践水平参差不齐,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获益也难以得到充分的保证。
共识:规范临床治疗实践让患者真正受益
为此,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李延兵教授牵头组织专家对当前SIIT逆转T2DM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证据进行汇总分析和系统梳理,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对该治疗模式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解答并给出推荐意见。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逆转2型糖尿病专家共识》于2021年10月期《中华糖尿病杂志》发表。李延兵教授表示,"大家总结了一套怎么做才能做得更好的方案,希望能够为其他内分泌科的医生,提供一些经验和建议,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去缓解病人的病情。”
共识中给出了糖尿病缓解、高血糖逆转的定义,推荐对符合条件的新诊断T2DM患者或原治疗方案无法使血糖达标的T2DM患者采用短期胰岛素强化逆转治疗;短期胰岛素强化逆转治疗期间,应以血糖正常化为目标;强化治疗的疗程为血糖达标后至少2周;强化治疗后应结合现有的临床证据进行疗效预判,进而制定个体化后续管理方案。
疗效:2周住院治疗,14年不吃用药
针对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疗效,中山一院内分泌团队已有近20年的临床研究。李延兵指出,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于新诊断以及病程短的患者,1年临床缓解率达到50%;对于病程5-15年的患者,1年临床缓解率只有20%;而病程16年以上的患者,很难完全缓解。但是,即便一部分病人强化治疗无法完全缓解,也能从中获得一定的益处,比如能有效控制高血糖,从而使后续的治疗简化,服用降糖药的数量大大减少等等。
研究表明,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新诊断T2DM患者, 2年缓解率约为40%,5年缓解率达到25%,部分患者可望获得更长期的血糖缓解。“我们有一位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他的血糖缓解期长达14年,也就是说,在医院住院用了2-3周的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后面14年病人没有服用降糖药,都可以维持血糖控制。” 李延兵介绍道。
据介绍,在中山一院进行过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患者多达1000多例,目前,最新的1年缓解率达到58.9%。李延兵表示,“以前的缓解率50%左右,近年来由于治疗更加规范,患者的缓解率进一步提高”。
提醒:缓解不等于治愈,复发要时时警惕
然而,尽管获得糖尿病缓解的患者可脱离降糖药物等医疗干预措施,但这并不意味着“治愈”糖尿病。即使达到无药缓解,仍需按照现行的指南进行持续的生活方式管理,并定期进行监测以尽早发现和干预高血糖。
李延兵告诉记者,患者在后期的管理中,偶尔会出现血糖升高的情况,在血糖不是很高的时候,及时加强生活方式干预,以及短时间服用一些药物,就可以回到无药缓解状态。"但也有一些病人,好了伤疤忘了疼,缓解后,就再也不管理血糖,不注意生活方式管理,以至于血糖再次升高,所以隔几年又来强化治疗一次。”
研究表明,获得长期缓解的患者年龄更轻、基线BMI>25 kg/m2或伴有胰岛素抵抗、SIIT期间平均血糖较低、胰岛素减量超过50%、停止胰岛素输注后次日空腹血糖较低(<6.1 mmol/L)、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恢复更显著、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更好等。
共识链接:
(一)SIIT逆转T2DM,适用于哪些人群?
1.新诊断的T2DM患者,HbA1c≥9.0%或空腹血糖≥11.1 mmol/L,或伴有明显高血糖症状时可启用SIIT治疗。
2.新诊断的T2DM患者,HbA1c为7.5%~8.9%或空腹血糖为8.0~11.0 mmol/L,可谨慎实施SIIT治疗。
3.具有一定病程,联合口服降糖药或起始胰岛素治疗3个月以上、HbA1c≥7.5%的T2DM患者,如病程<15年、空腹C肽≥0.4 nmol/L,可结合患者意愿考虑实施SIIT治疗。
(二)哪些人群不宜进行SIIT治疗?
1.诊断为非T2DM;
2.年龄≥70岁或预期寿命<10年;
3.低血糖风险高;
4.确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5.伴有严重慢性并发症或全身性疾病的T2DM患者。
报道链接:https://www.xxsb.com/content/2021-10/30/content_169743.html
报道时间:2021-10-30